
时值“红眼病”高峰期,“红眼病”传染性强,传播快,容易在家庭和学校传播扩散,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带来较大的影响,那么红眼病到底是个什么病?特殊时期,市民该如何预防呢?
上午10点左右,在临武县中医医院眼科门诊室,不少市民正在排队等候就诊,学生卢某是医生今天接诊的第一个患者。卢某告诉记者,早上自己突然双眼发红,感觉刺痛,并伴有异物感,经确诊为急性结膜炎。
临武县中医医院眼耳鼻喉科主任曾春华介绍,自开学以来,“红眼病”的患者陆续增多,一般患者的年龄段从幼儿园到高中,是爆发性最多的。近期,平均每天接诊病人大概是10-20个,多的时候有30多个病人。
“红眼病”是急性结膜炎的俗称,是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,全年都可发生,多集中在夏、春季节,一般是眼睛不小心接触了被污染的水,或者使用和触碰了患者摸过的东西,人群普遍易染,容易出现流行或爆发,该病潜伏期一般为12-48小时,最长可达6天。
曾春华介绍,患者得了红眼病,会出现眼红、刺痛、异物感,或者伴有畏光、流泪的症状,有较多分泌物,病情重的甚至伴有体温升高、身体不适等全身症状。
由于“红眼病”传染性强,传播快,加上正值开学季,人群密集,流动性强,容易在家庭和学校传播扩散,网络和民间便出现了不少“看一眼就会传染的”的传言,对此,专家给予了专业答复。
“这种说法是没有科学依据的,‘红眼病’主演是通过接触被患者眼部分泌物污染的手、物品或者水而发病。但是即使感染也不要过度紧张,建议不要自行用药,应尽快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就诊,同时避免前往健身房、游泳池等公共场所,患者使用过的物品需及时进行消毒和分离,避免交叉感染。”曾春华表示。
由于正值开学季,治疗期限是大家共同关注的话题,专家介绍,大部分的急性结膜炎都有自限性,一般7~10天会得到有效控制,少部分人由于自身体质差异,可能会在10~14天左右出现加重的表现,且由于该病免疫持久性差,患者治愈后如不注意卫生,也有被再次感染而发病的可能。
医生提醒,预防“红眼病”,第一步要做的就是远离传染源,不要接触“红眼病”患者的眼部分泌物,以及被这些分泌物污染的手和物品,并且要勤洗手;其次,在日常生活中也一定要注意用眼的卫生,不要与他人共用脸盆、毛巾,多吃水果蔬菜,少吃一些辛辣刺激性的食物,适当运动,提高自身的机体抵抗力。
责编:邝东昱
来源:临武县融媒体中心
版权作品,未经明确书面授权严禁转载。获得合法授权的,转载须注明来源、原标题、著作者名,不得变更核心内容。登录“龙源临武”客户端,领先一步获取权威资讯。
今日辟谣(2025年7月23日)
动画解读《湖南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》 五大亮点彰显“湘”式态度、力度、温度
今日辟谣(2025年7月22日)
警惕基孔肯雅热!广东佛山已超2000例感染
这个“加法”,何以产生“乘法”效应(文化中国行)
湖南日报观察头条丨七月郴州,好戏连台——“农文旅体”奏响融合乐章
今日辟谣(2025年7月21日)
昆剧《湘遇·湘昆》在郴州首演
下载APP
分享到